国科军工(688543):业绩短期承压 积极拓展新市场
beiqi
热点新闻
5
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7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11.11 万元,同比下降3.18%;扣非归母净利润6186.61 万元,同比下降18.59%。 业绩短期承压,在手订单充裕。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7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37%,受上游专用原材料供给不及预期影响,其中第一季度营收为1.25 亿元,同比下降32.11%。分业务来看,军品业务的营业收入为3.96 亿元,同比下降13.92%,民品营收为1988.89 万元,同比上升3.75%。2025H1,公司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711.11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3.18%;扣非归母净利润6186.61 万元,同比下降18.59%。报告期内,增加股份支付费用 1,852.26 万元,剔除该因素影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528.30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19.64%。公司于2025年1 月10 日披露了公司全资子公司先锋公司与九江国科收到与某单位签署的两型主用弹药等弹药产品 2025 年年度订货合同,合同金额为合计人民币738,734,000 元(含税),或将显著提升2025 年公司业绩。 毛利率提升,加大研发强度。2025 年前半年公司实现毛利率38.41%,同比上升2.25pct,实现净利率18.52%,同比上升1.27pct。三项费用率为9.76%,较去年同期上升3.28%。财务费用为-699.98 万元,去年同期为-1182.86 万元,主要系现金管理产品利率下降所致;管理费用为3956.65 万元,同比上升11.62%;销售费用为818.50 万元,同比上升7.83%;研发费用为5505.46万元,同比上升29.21%。报告期内,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参与竞标、扩点或单一来源等项目开发,并坚持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思路,在技术领域方面与国内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了深层次合作交流。 积极扩张产能,拓展新市场。国防科工承担了军方多项重点型号的科研生产任务和国家重点工程任务,一直深耕于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专注于导弹(火箭)固体发动机动力与控制产品及弹药装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军用产品为主,辅以少量民用产品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市场,与多家军工单位在原有项目合作基础上,新增多型预研项目合作;新增与多家军工单位、科研机构合作,持续扩宽客户范围,提升公司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产能建设方面,随着统筹规划建设项A 区、B 区专业化产线产能逐步释放,自动化产线生产模式已见成效,生产效能得到快速提升;积极实施对动力模块现有产能的改造优化,积极推进动力模块扩能建设项目;通过与政府部门的积极沟通,已完成航天动力建设项目中土地的置换及增购方案的确定。 专注内在价值提升,回购注销回馈股东。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积回购公司股份 1,666,533 股,占公司总股本 175,701,557 股的比例为 0.9485%,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 50.00 元/股,最低价为 36.31 元/股,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 76,125,163.06 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公司将回购的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通过提升每股收益水平,切实提高股东的投资回报,回购股份注销于2025 年6 月30 日完成。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营业收入为14.18/17.25/20.65 亿元,归 母净利润分别为2.27、2.76 及3.28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44.8X、37.0X、31.0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风险、军品订单下降风险、军品定价模式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