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首届绿色产业与可持续消费博览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 Foundation)北京办公室协办,新浪财经与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北京代表处承办,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支持。大会以“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为核心主题,汇聚全球智慧力量,共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为全球可持续治理注入澎湃的“中国动能”。
本届可持续大会在以往四届“ESG全球领导者大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嘉宾阵容强大,可持续大会组委会邀请约500位中外重磅嘉宾,其中约100位为海外嘉宾,不仅有政要、前政要、国际组织的代表,还包括了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全球500强企业负责人等国际顶尖学者与业界领军代表。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雷荔傈参与《圆桌论坛——可持续理念如何融入高等教育与未来人才培养体系》并发表演讲。雷荔傈表示,完全赞同将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入教育体系的理念,并强调需要通过跨学科协作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性挑战。
雷荔傈介绍,南京大学正通过多学科融合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我们汇聚艺术、教育、地理学、海洋科学等多学科力量,共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学校。”她具体阐述,学校构建了涵盖学术培养、职业培训和跨学科板块的三阶段培养体系,通过这一教育模型将可持续发展能力内化为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
针对产学研协同与终身学习议题,雷荔傈指出,大学教育要为学生奠定坚实基础,使他们能够应对未来20-30年可能出现的气候变化等新型挑战。她分享了一个重要发现:“基于我们部门50年的研究经验,从研究到实践需要漫长过程,但现在我们建立了双向反馈机制——不仅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还要将实践中的问题反馈回研究环节。”
这种双向互动通过成本分析等具体方法,搭建起学术界、产业界与政策制定者之间的沟通桥梁。雷荔傈强调:“这意味着研究必须是联合研究。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我们能够从多视角审视并解决实际问题,最终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据悉,南京大学已联合多所高校建立联合研究所,并与国内机构保持紧密合作。“通过这些研究项目,我们正在缩小产学研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强各方合作。”雷荔傈总结道。
以下为发言全文:
主持人:那么雷荔傈教授是研究者也是大学的老师,确实非常好。我刚刚想说的是现在的设计还有教育的设计是培养多学科的人才还有多维度的人才,来处理和应对非常复杂的全球性话题。
雷荔傈:我非常同意之前演讲人讲的,我觉得我们需要将可持续发展放到教育系统里面,一方面我们需要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到工作里面,我们有艺术、教育、地理学、海洋科学,有这些学科跟我们一起努力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校。
我们对学生进行培训有三个阶段,我们有学术、职业和跨学科的板块,通过这个方式可以构建教育模型,同时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融入到他们的思维里面,让他们能更好地有能力解决现实的问题,这是我们在南京大学做的事情。
主持人:下一个话题是产学研怎么合作?给我们带来真正的现实急迫问题的解决,以及怎么样培养学生毕业之后3-4年的很好的发展,因为他们碰到世界的挑战,需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学习,所以我们想知道的是在大学的时候我们怎么给他们建立起一个基础,因为他们要变成真正的新的挑战的应对者,我们知道气候变化还有其他的一些挑战,会在接下来的20-30年的时间出现。
雷荔傈:我有一个例子,在我们的部门中基于50年的研究,从研究到实践需要花很长的时间,但是我们有很好的指南,然后我们发现不仅仅是从研究到实践,还要把实践中的东西反馈到研究中,这样我们知道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一方面我们需要做成本分析,因为这个成本分析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跟学术界还有产业界进行交流,厘清问题是什么,反馈给政策制定者,这样的方式意味着这个研究是联合的研究,通过产学研研究可以将学术和产业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提升对于实践问题的多视角的审视和问题的解决,这可以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建立起联合研究所在南京大学和其他的大学之间,我们在学校里面也跟中国机构进行联系,通过这种研究项目可以缩小产学研之间的差距,同时增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
非常感谢今天的讨论,分享这么多的内容,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性是要被重视的,未来我们会更有信心面对这些挑战,还有一些新的技术会被我们用起来,AI这些是我们未来会关注的技术。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