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高的治疗
在临床上对于血小板增高有以下治疗方向:第一个方向就是应用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以防止血小板聚集、扎堆而形成血栓。第二个方向就是应用减血小板的药物,比如阿那格雷、干扰素等。
骨髓抑制的药物,也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主要治疗措施,目的就是破坏异常的巨核细胞,使血液循环中的血小板数正常或者接近正常。干扰素,对人巨核细胞前体细胞有抗增殖的作用。
通常对于年轻人可以选择干扰素治疗,对于年纪比较大的人,可以选择羟基脲治疗,通过干扰素和羟基脲治疗可以较好的控制血小板数目。
如果是继发血小板升高,多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如果是因为慢性感染、免疫系统疾病,或由于其它肿瘤引起血小板升高,主要以治疗感染、肿瘤疾病为主,原发疾病充分治疗以后,血小板多可自然降低;如果是原发性血小板升高,比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国际指南上升高大于1000×10^9/L,达到治疗标准。
血小板太高,就是指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异常增高。首先要明确引起血小板异常增高的具体病因,如果是严重外伤、手术或感染引起的血小板数量反应性增高,需要积极控制原发病,比如控制感染、治疗创伤等等。同时要给予适当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波立维等药物,目的是预防血栓的形成。
处理血小板高的方法可能包括: 确定原因:通过进行全面的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确定引起血小板升高的具体原因。这可能需要进行血液检查、骨髓穿刺或其他特殊检查。 针对病因治疗:根据血小板增多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如果是由炎症或感染引起的,可以通过使用抗生素或抗炎药物来治疗。
血小板高如何处理
1、若明确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需要根据危险分层进行治疗,低等危险患者仅需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中高危险患者需要控制血小板数目,可选药物包括羟基脲片、皮下注射干扰素治疗。这些治疗一定要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2、可以用以下的方法:骨髓抑制的药物,也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主要治疗措施,目的就是破坏异常的巨核细胞,使血液循环中的血小板数正常或者接近正常。干扰素,对人巨核细胞前体细胞有抗增殖的作用。
3、针对于儿童血小板计数偏高的情况,可以采用下面的处理措施:首先,可以适当多喝温开水,当多补充水分以后,血液循环相对会更加顺畅,有利于血小板的恢复。其次,应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可以应用丹参、当归等活血化瘀的药物进行改善。
血常规检查结果,血小板高?
血常规检查中,血小板计数正常值是在(100-300)*10^9个/L之间。如果血常规检查中血小板计数偏高,要考虑是否是生理性的增高,有一些人天生血小板计数就会偏高,但一般偏高的程度比较低。另外,高原生活的人群一般血小板计数就会偏高。
血常规检查中血小板计数偏高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血小板生成增多 血小板是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脱落形成的。当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分裂时,巨核细胞的数量增多,从而使血小板计数升高。
血常规中血小板正常值是(100-300)×10^9/L,当高于这个值的时候,血小板测定值增高,血小板测定值增高多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是一个原发性的血小板增多,它是由于骨髓的巨核细胞异常增生,所以导致血液中的血小板增高比较明显。
血小板数高怎么回事
1、还有一种情况是血小板数量反应性的增高,常见于严重的感染、外伤、手术等等,这种增高是一过性的。化疗后的病人出现骨髓抑制期,骨髓抑制期缓解以后,会出现血小板数量反跳性增高。
2、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则是由于实体肿瘤、贫血等继发因素所导致的。
3、成人血小板高的情况较为复杂,常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和某些癌症患者,但这种增多通常较为轻微。在正常情况下,血小板的正常值范围是100-300,而血小板的原发性增多则更为显著,当血小板数超过400时即视为增多,但一般不超过500。
4、血小板高分轻度增高或严重增高,如果是缺铁性贫血继发或炎症继发的血小板升高,血小板升高的幅度一般为(300-500)×10^9/L。但是如果是原发性血小板升高,可以达到(1000-2000)×10^9/L。
标签: 血小板高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