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深处科技葛永乐:人形机器人未来可无缝替换劳动力

beiqi 热点新闻 3

专题:服贸会2025中国AIGC创新应用论坛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5中国AIGC创新应用论坛于2025年9月12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从大模型到智能体,驱动AI新生态”。云深处科技副总经理葛永乐出席并演讲。

云深处科技葛永乐:人形机器人未来可无缝替换劳动力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于杭州云深处科技的葛永乐。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具身智能人形和四足机器人的应用场景的探索和实践。

  虽然说具身智能机器人,尤其是今年可能比较火,但是很多人都会问,机器人到底在干吗?其实云深处在5年前就已经被客户问到这个问题,所以在这几年的时间,我们也一直在回答机器人到底能干嘛这个事。

  首先还是简单介绍一下人形机器人发展的背景和意义,因为人形机器人的通用性可以无缝的替换劳动力,是未来重大产业的一个升级。

  人形机器人是国际公认的机器人技术的集大成者和技术竞争的制高点,所以我们国家肯定在这一块是不能够落后的,但是人形机器人也有三个方面比较大的问题。

  一是系统研制相对比较困难。

  二是人形机器人的小脑,在复杂、恶劣环境的稳定性是相对比较难的。

  三是在通用智能,让机器人在火灾场景下能够替代消防员完成一些任务,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机器人还是不能够适应的。

  第二个方面也给大家介绍一下云深处科技,云深处科技是依托于浙江大学控制学院,在2017年成立的,但是我们这个团队是从国家863计划仿真机器人项目开始做起的,云深处科技已经成为一家专注做具身智能产品和应用的这么一家科技公司,以及云深处科技现在有两处智能制造的工厂。

  这是我们公司的创始人朱秋国老师,他在浙江大学担任浙江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这个是云深处科技发展的历程,从2018年推出第一代的行业级四足机器人,在2018年就可以完成国内首个上下楼梯、自主导航和智能交互的产品,到2020年仿生机器人学术成果是登上了Science Robotics杂志封面。从2020年开始,我们一直是围绕着电力和能源代人巡检的方向在行业里边一直做深耕。到2024年为止,机器人在国内已经覆盖了26个省份,有100家行业客户,并且我们的机器人也在新加坡电网进行落地应用,也是国产机器人首次在海外落地应用的项目。

  这是我们公司综合实力的介绍:

  第一个方面就是云深处在科研实力上,在机器人这一块,从核心的硬件、软件和算法,基本上都是全部自研的。并且云深处的机器人也是国内唯一能够实现国产化自主可控的这么一家机器人公司。并且我们的机器人的水平在行业里边也是处于相对领先的水平。再一个就是我们在行业落地的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来看,都是最多的,它的广度和深度在整个行业都是处于领先的。

  这个是我们公司的一些荣誉资质,我们公司现在有130项专利,我们也是全国首家获得首台(套)四足机器人企业。这是云深处整个产品发展的流程,我们从2018年推出第一代的产品,我们每年都会保持1-2款新产品的发布和推出,到现在为止,云深处已经形成了以绝影X系列为主的行业应用系列产品,M20轮足式机器人形成的轻量型的行业应用四足机器人产品。再一个就是以绝影Lite系列为主的,面向教育科研和科普展示类型的小型四足机器人;还有以DR系列为主的云深处自己的人形机器人产品。

  这个是山猫四足机器人产品,它具备了轮子快速、高效、可移动的能力,又具备四足机器人在复杂环境和复杂场景的适应性。这是我们的人形机器人,现在我们的人形机器人,这一代还没有量产,但是我们运动控制的水平在整个行业内是做得比较好的。为什么没有量产人形机器人呢?我们自己认为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暂时没有收敛,四足机器人已经可以在很多的场景下能够真正的用起来。

  这一款绝影X30是我们现在主力的行业应用级的产品,它的防护等级有IP67,可以在-20°至 55°的环境下进行作业能力,包括有一些融合感知能力,能够快速适应一些工业楼梯、泥泞的路面,并且它是支持换电和支持自主充电的功能。

  这个是我们小的绝影Lite 3,面向一些教育科研、科普展示类型的小型的四足机器人产品,后面有视频,给大家放一下。

  (视频)

  介绍一下仿生机器人的主要核心技术,首先我们自己认为具身智能行业应用里面,最难的还是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的算法、智能感知的环境算法以及自主导航和自主决策的算法,这个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机器人的本体、机器人的小脑和机器人的智能性。我们的智能性是指机器人在未知的环境中能够识别到我当前在哪儿?我要去哪里完成怎么样的任务?如果说未来智能体或者说AI的技术真正是做得非常好用的时候,相当于机器人就是一个执行的载体,由大模型的大脑驱动机器人去完成一些危险和复杂的任务。

  这个是我们对于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现在基本上是基于强化学习和传统的一些MPC(模型预测控制)和WBC(全身力控控制)相结合,用于机器人在不同场景下的控制。

  大家可以看一下视频。

  (视频)

  这个视频相对比较老了,是我们2019年做出来的成果。机器人抗扰动的能力,也是它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完成任务的一个基础,我们这个是一个全尺寸的人形机器人。

  包括机器人要通过一些复杂的路面环境,这个是我们让机器人在一些钢管堆积的路面进行稳定行走。

  (视频)

  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其实是来自于模仿的映射,人去做什么样的动作,机器人就会跟着去学习做相应的动作。

  (视频)

  这一块都是我们自己在人形机器人技术这一块的储备。

  (视频)

  我们这个团队还做了有线感知下的3D地形全向的运动,简单来说就是让机器人不是像刚才一样忙走而是真的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判断的意识,通过一些危险的复杂的环境。大家具体可以看一下视频。

  大家看到的其他的机器人,它相对来说是比较傻的,都要拿一个遥控器去遥控它,但是我们这个技术做出来之后,机器人会根据自己现在所处的环境去做识别分析和判断,采取不同的策略。比如刚才这个机器人需要钻下面的洞它就会匍匐通过。包括上楼梯,它就会自动的切换上楼梯的模式。

  (视频)

  包括它是可以具备360°多个方向、多个维度的进行移动的能力。

  第四个方面介绍一下云深处,刚才说到了,这5年我们一直在回答客户的问题,机器人到底能干嘛?我们现在的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在建筑测绘、工业运维、应急消防、电力巡检、安防巡逻、文娱等方面。

  首先就是在电力巡检方面,第一个是我们在新加坡电网的电缆隧道进行落地应用,机器人可以替代专业的工程师对电缆进行局部放电的检测、温度的检测。去年这个事情也得到了外交部发言人的转发和点赞。

  这个是我们在800千伏的换流站每天巡检的时长是8.5小时,机器人平均无故障时间是超过了1000个小时,识别的合格率超过了95%,这个是我们在其他场景重度的案例,还有在其他的行业,比如说唐山港口皮带机,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去过现场,这个皮带机是高粉尘、高温的环境,尤其是在夏天你在里面呆10分钟,全身全部汗透,没有年轻人愿意干了,并且粉尘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机器人巡检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表面的传感器就已经落了厚厚的一层灰,机器人已经在这个场景下,每天能够代人去完成巡检的工作。

  这个是在文娱活动,更多的是一个品牌的宣传。

  下面给大家看一下我们最新的两款产品的一些视频的成果,这就是我们最新发布的轮足机器人产品(大家可以看到轮足机器人产品,和沙漠的地方有更好的适应性。它的通过性也要比四足机器人要更好。

  现在我们的M20已经批量的出货,广泛应用在森林消防和电力巡检。包括我们重点探索的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也就是说未来有可能给你送快递的不再是快递员了,最后一公里由机器人来送。

  我们公司已经具备了所有的机器人种类来进行量产化交互的能力。这个是我们一个工厂差不多1个月的交互量,一个月交互几百台。也欢迎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客户使用和体验我们的机器人。

  最后一句就是云深处一直支持的理念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我们希望我们做出来的机器人产品能够用在一些危险、恶劣、复杂的场景中,长期的代人去完成工作,而不是一个作秀的工具。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